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权威发布  > 正文

菏泽市“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实录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2024-05-08 17:33

444455867.jpg

今天上午,我市召开2024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应急管理局、市教体局、市水务局、市应急局防震减灾中心、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及活动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敬请关注。

676876812.jpg

新闻发布会开始

1426569644.jpg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在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我市策划了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大家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为了让大家更全面清晰地了解防灾减灾活动安排,今天我们召开本场新闻发布会。

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张永进先生;市教体局党组副书记苏怀光先生;市水务局副局长刘银生先生;市应急局防震减灾中心副主任潘双进先生;市气象局副局长孙翠凤女士,向大家介绍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及活动安排,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驻菏新闻机构、市各媒体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朋友。


dsfsdfsdf

主持人

首先,请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张永进先生介绍我市防灾减灾情况及活动安排。

1460509667.jpg

张永进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欢迎大家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总体要求,整合优化各类应急资源,形成了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综合协调各方面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十三五”期间,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2%,低于全省控制指标(全国、全省控制指标分别为0.4%、0.31%),有效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2018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菏泽市委、菏泽市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我市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成立市委防灾减灾救灾领导小组,调整了市减灾委员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等,建立了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属地管理的灾害管理体制。2022年4月,印发《菏泽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年)》,明确了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完善防灾减灾救灾预案体系。2022年7月,修订《菏泽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形成了以总体预案为牵引,以专项预案为骨干、以相关预案为补充的防灾减灾救灾预案体系,市-县-乡-村(居、社区)四级预案体系更加完备。积极开展防灾救灾演练,演练逐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三)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突出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开展全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重点针对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森林火灾等五大灾种自然灾害致灾、承灾体、综合减灾能力、历史灾害进行了调查与评估,截至目前,已建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形成了市、县级区划评估。大力推进25项防洪提升工程、3项供水保障工程等28项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实施。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3.99亿元,其中14项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其余工程正按要求扎实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扎实推进,28个村台社区全部建成,14.7万黄河滩区群众实现“百年安居梦”。

(四)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完成了与国家-省-市-县综合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全市10个县区、167个乡镇(办事处)视频会商联通,接入了市防汛抗旱事态分析系统、智慧水文管理系统等10个信息系统及在线动态监测监控平台,有关数据在线实时监测等基础功能。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制定印发了《菏泽市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实施细则》,明确15支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职能定位,积极指导支持社会救援队伍队规范发展,与28支社会应急力量(5600余人)建立长效沟通联络机制。构建“1+7+N”的综合值守应急值班模式,全市应急系统坚持24小时值班。

(五)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入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县、社区创建活动,城乡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郓城县、东明县、单县被省减灾委命名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2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6个、“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5个。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全市共有灾害信息员1万余人。扎实推进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七进”活动,广泛开展应急科普和安全体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能力持续增强。推进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全市投保1千余万人,实现全民救助、共享普惠。

(六)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管理。市、9个县区成立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制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规则,搭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部门单位密切配合,省、市、县三级纵向衔接、横向支撑”的应急物资储备组织领导体系。修订《菏泽市应急物资调拨程序》,完善了调拨工作机制,规范了调拨工作流程。编制《菏泽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规则目标、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全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截止目前,市、县两级救灾物资储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七)加强洪涝灾害防御。一是压实责任,提升防洪排涝能力。细化部署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梳理辖区内河道堤防、涵闸(泵站)、漫水桥、立交下穿、低洼易涝区、镇村危旧房屋等各类基层防汛责任。二是科学部署,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防汛防台风检查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防汛防台风检查工作。三是注重实效,加强防汛应急演练工作,计划5月底开展全市防汛综合演练。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一一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根据国家、省减灾委的统一部署,市减灾委办公室将在全市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一)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5月11日,市减灾委办公室、牡丹区、鲁西新区减灾委将联合在牡丹广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50余部门(单位)参加此次活动,通过布设宣传展板、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材料、讲解防灾避险知识、开展现场防灾避险体验等形式,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各县区设立分会场。同时开展线上直播活动。

(二)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有奖竞答活动。宣传周期间,市减灾委员会将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有奖竞答活动,主要面向基层群众,活动为期一周,每天一次,每次答题为随机10道题,内容涵盖气象、地震、地质基本知识、防灾避险知识、自救互救基本技能等方面,并抽取一部分答题优秀者给予奖品奖励。

(三)开展自然灾害预案演练。宣传周期间,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鲁西新区管委会组织开展政府机关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全市各级政府机关将各自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市教体局也将组织全市所有中小学开展地震疏散演练活动。

(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宣传周期间,对减灾委成员单位和市、县、乡级灾害信息员开展分批次、分层次业务培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业务能力。

(五)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宣传周期间,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在电视台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各县区派队参加,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知识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六)开展自然灾害科普知识学习。宣传周期间,组织市减灾委员会成员到市地震科普馆、气象科普馆等参加自然灾害科普知识学习,直观感受地震、气象、洪水等灾害的特点、发生规律,并学习如何应对等。

(七)开展防灾减灾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发动基层消防救援人员、安检员、灾害信息员、社区网格员等基层力量,深入城乡社区、学校、企业、沿街店铺等重点单位场所、重点人群,开展“敲门行动”“入户提醒”,面对面宣讲灾害事故危害和安全防范技能,同时在全市推广儿童防震减灾舞蹈,夯实安全发展的群众基础。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也将结合区域灾害事故特点和部门职责,积极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切实提升城乡基层灾害防御能力和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dsfsdfsdf

主持人

感谢张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dsfsdfsdf

鲁网记者

请问苏局长,全市教育系统围绕防灾减灾开展了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开展了哪些行动?

1559812186.jpg

苏怀光

为切实增强中小学(幼儿园)防灾意识,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全市教育系统上下联动,以防灾减灾学习宣传为主线,强化防灾减灾结合能力建设,保障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压实责任。市、县教育部门成立了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将工作压实到人头,各学校也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各项安全防控工作措施,从提升校舍安全水平,落实防灾减灾物资储备等方面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了层层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制定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市、县教育部门制定了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组织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修订、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提高预案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指导各学校定期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对暴露的问题进行整改提升,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三、充分准备物资,提高保障能力。对应防灾工作要求,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优化储备品种和规模,提升应急保障水平。组织各中小学校清查防灾减灾物资储备数量、品目,切实摸清本校防灾物资储备底数,及时补充防灾物资。健全应急物资调拨机制,明确调拨程序,提前组织开展应急物资紧急调拨演练,确保关键时刻应急物资调得出、送得到、用得上。

四、认真开展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组建防灾及校舍安全排查小组,对学校所有校舍和各类附属设施以及学校周边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采取避险措施,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五、开展主题活动,加强防灾宣传。结合“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自救自护及逃生的方法技巧,提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紧急避险和灵活应变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防灾减灾宣传周,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方式普及洪涝、台风、地震等各类灾害知识,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师生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dsfsdfsdf

875新闻广播记者

请问刘局长,近年在城区积水点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616893106.jpg

刘银生

菏泽城区外高内低,呈盘子状,涝水难以外排,易造成积水内涝,严重影响群众交通出行,对此,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积极开展城市防汛工作,大力治理城区积水点,2022年以来,治理积水点50余处,积水问题大大缓解。

(一)加强积水点排查。强降雨后,通过道路巡查和市民热线反应,全民摸清了城市积水情况,建立积水点台账,积极向市政府汇报,争取建设治理资金,为积水点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实施工程治理。首先,抓好雨水收集口治理,汛前组织实施市管10条道路雨水口清掏治理,在易积水位置增设雨水口,提升雨水收集能力;其次,抓好输水管网治理,近年来新建、改造雨水管网74公里,清淤雨水管网196公里,提升雨水输送效率,就近入河;再次,围绕环城河、南关沟、环堤河新建雨水泵站,加大雨水提排能力,降低河道水位,提升积水外排能力。

(三)完善城市防汛机制。一是预置排水设备,强降雨前在积水风险高的位置预置排水泵,出现积水情况后,及时提排。二是建立三级联动机制,组建闸阀责任人联络工作群,汛期统一服从市城市防汛办公室调度,及时调度防汛工程。三是建立10市管条道路分包巡查制度,我局联合市水务集团组建220人的防汛巡查队伍,在强降雨时对10条市管道路进行巡查,发现积水问题及时反馈解决。

通过以上措施,城区积水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比如,组织实施牡丹路北延雨水管网工程,埋设两道直径2米的雨水管网共计3200米,解决了长城路中南花城小区人行道积水问题。组织实施该路口向护城河排水管网工程施工,铺设直径1.2米的雨水管网,同时增设雨水口,解决了青年路曹州路口积水问题。通过打通站西路阻水管涵、建设高铁泵站等工程,解决了高铁站积水问题。

dsfsdfsdf

菏泽市广播电台记者

菏泽市处于聊考地震带上,防震工作比较重要,请问潘主任,我市的地震监测手段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575082107.jpg

潘双进

地震安全是防灾减灾重要组成部分,地震监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环节。目前菏泽市地震监测已建成包括测震、强震动、地震预警和地球物理场观测的地震监测体系。分别为测震台站8个、强震动台站9个、地震预警台19个。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有地电仪、地电场仪、FHD磁力仪、GNSS地形变仪等各1项和深井地下流体水温水位观测点2个。综合全市地震监测能力为M1.0级。

各地球物理场观测台站的作用是:

测震台站主要为地震学服务,旨在提供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的地震参数。以记录弱震和远震为主。

强震动观测台站主要目的是获取强震发生时地面震动的记录,为及时有效地组织抗震救灾及建立大震应急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强震观测资料可作为城市大型建筑抗震设计的依据,为城市抗震设防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以记录强震和近震为主。

地震预警台站是地震发生之后,地震台网监测到地震,利用无线电波(秒速30万公里)和地震波(秒速数公里)传播的速度差,提前给地震将要波及到的区域发出提醒,人们有几秒、几十秒甚至几百秒时间做出反应,从而减少人员伤亡。

地电场仪和地电仪用于监测地下电磁信号的变化。地震孕育中,地下的岩石和矿物质的电导率和电阻率可能因为地下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电场的变化。这对于监测地下岩石的性质、探测地下地质构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FHD磁力仪用于监测地球磁场的变化,地球磁场的异常变化可能与地球物理活动有关,例如岩石的磁性变化。这对于监测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的前兆具有重要意义。

GNSS地形变仪是利用卫星精确定位功能计算地壳板块的位移距离和位移速度,以此分析判断地震发生与地壳运动的关系。

深井数字水位水温仪用于监测地下水位和水温的变化,地下水位的升降可能与地下岩石的运动有关。

总体来说,这些观测仪器的部署构成了一个多参数、多模态的地球物理观测网络,有助于提高对地球内部活动的监测精度和前兆现象的理解。这样的观测体系可以为地震工作部门提供更全面的数据信息,从而促进对地震灾害前兆的研究和提前预警。我市地震监测台网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地震安全和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sfsdfsdf

齐鲁晚报记者

下个月我市即将进入汛期,请问孙局长,针对灾害性天气,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方面,做了哪些准备?

179508352.jpg

孙翠凤

我市汛期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台风、强对流、高温等。为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服务,全市气象部门上下联动,主要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一)优化观测站网,夯实监测工作基础。我市已建成国家基本站、省级区域站等各类气象观测站点187个,共享共用国家“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全国雷达观测资料。近两年对全市150个省级区域站进行升级改造,今年已启动建设1部风廓线雷达、加密建设14个智能气象观测站,基本构成“天地一体、多源数据”的灾害性天气监测站网。

(二)加强会商研判,提升预报预警技术。2023年我市晴雨(雪)、精细化降水预报准确率均居全省第二,一般性降水预报准确率居全省第三。今年以来,进一步优化完善市县两级预警发布体系,持续加强上下级、左右岸灾害性天气会商研判,强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组织应急演练,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

(三)注重需求导向,优化气象服务供给。梳理更新12379预警短信接收对象,向煤炭、电力多家企业开展预报预警直通服务,与水文中心共享不低于小时观测频率的实时降水信息,推广新媒体气象服务品牌,扩大信息覆盖面,不断提升灾害性天气服务供给能力。

(四)建立完善机制,持续推进联动联防。年初,市政府出台《菏泽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我们立即联合应急部门开展业务培训,与相关部门、媒体建立合作机制,进一步畅通预警信号传播渠道,持续优化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一次天气过程不放过”,全天候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全过程跟踪分析研判,开展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加强部门间联动联防,协同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dsfsdfsdf

主持人

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再次感谢几位发布人对我市减灾防灾的情况的介绍和对记者提问的解答。在此,请各位记者朋友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我市“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提高大家预防灾害的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本场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图片摄影:张宇

责任编辑:
张坤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